重庆江北区鲤鱼池小学附属幼儿园最近搞了一场活动,热闹得像过年!孩子们在舞台上又唱又跳,手工、武术、京剧样样来,把大人看得目不转睛。这场活动不光是表演,更是用简单又有趣的方式盈利通,帮孩子们从幼儿园迈向小学,种下爱学习的种子。
活动请来了彭康老师,他是书法和美术教育的大咖。他没讲大道理,而是用亲手做、亲身试的方法,让孩子们在玩中学,学中玩。比如,画一幅画、写几个字,就能让孩子动脑筋,学会自己探索。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小朋友,简单又管用,能让他们不怕上小学的新环境。
活动一开始,主持人一开口,全场气氛就热起来了。鲤鱼池小学的莫丽红书记先给大家讲了几句话,鼓励孩子们勇敢迈向新阶段。接着,校长田桂诱宣布活动正式开始,名字叫“童韵时光·指尖上的成长剧场”。这名字一听就觉得有趣,像是给孩子们量身定做的舞台。
小班的娃娃们最可爱,拍拍手、跺跺脚,把身体当乐器,跟着《丽江三部曲》的音乐节奏动起来。他们的笑脸亮闪闪,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认真和开心。看他们表演,就像看到了一群小精灵在舞台上撒欢,观众都忍不住想跟着拍手。
中班的孩子带来了一出“穿越”。他们跳起了跳皮筋盈利通,嘴里唱着“马兰开花二十一”。这游戏可是爸妈小时候的最爱!彩色的皮筋在脚下翻来翻去,孩子们跳得满头汗,笑得合不拢嘴。观众看着这场表演,好像回到了小时候,院子里追着玩的日子又浮现在眼前。
大班的小朋友更厉害,手工活儿干得像模像样。他们用针线绣出自己的姓氏,伴着音乐跳起舞,动作轻快得像桃花在风里晃。每一个姓氏背后,都是他们的小故事,绣得认真又用心。这画面让人觉得,孩子的手真像有魔法,能把简单的线变成宝藏。
还有一群大班的孩子,表演了武术。别看他们年纪小,抱拳、踢腿、马步,动作做得有板有眼。“哈!嘿!”喊得响亮,气势一点不输大人。他们的自信从每一个动作里透出来,让人忍不住想鼓掌。这不光是武术,更是孩子们展现自己胆量的方式。
大二班的孩子玩起了毛线,手指翻飞,把毛线变成了一只只“毛毛虫”。他们一边编,一边讲故事,毛毛虫好像活了一样。这可不是简单的手工,孩子们把绘本里的故事搬到现实,脑子里全是奇思妙想。看他们忙活的样子盈利通,观众都觉得,这群娃娃将来肯定能干大事。
京剧表演更是让人眼前一亮。大三班的孩子穿上戏服,化身小小京剧演员。他们的唱腔虽然稚嫩,但扮相和动作一点不含糊。舞台上,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,把国粹京剧唱得活灵活现。观众看得入迷,觉得这群小朋友真是给传统文化添了新光彩。
三个年龄段的孩子,表演风格各不相同。小班萌得让人心动,中班俏皮得像小猴子,大班自信得像小大人。他们的歌舞、手工、武术、京剧,串成了一场成长的大戏。每个孩子都在舞台上找到自己的光,家长们看得眼眶都湿了。
活动最后,幼儿园的靳园长上台讲话。她说,孩子们刚进幼儿园时还害羞,哭着找妈妈,现在却能在台上大方表演。这点滴变化,都是老师和家长的用心换来的。她还祝福孩子们,带着这份自信,迈向小学的新生活。
毕业环节是整场活动的高潮。莫书记、田校长、靳园长和郑主任一起给大班的孩子颁发毕业证书。孩子们接过证书,笑得像花儿一样。家长们拿出手机,拍下这珍贵的瞬间。这证书不只是一张纸,更是孩子们成长的见证。
这场活动的数据也很亮眼。据悉,鲤鱼池小学附属幼儿园有300多名孩子参加,表演项目超过10个,涵盖了音乐、舞蹈、手工、武术、京剧等多种形式。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,吸引了500多位家长和社区居民观看。这样的规模,足以看出学校对孩子教育的用心。
这场活动为什么这么火?因为它不只是表演,更像一场关于成长的对话。孩子们通过表演学会了表达自己,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变化,老师们也在活动中传递了教育的理念。每个人都在这场活动中找到共鸣,觉得这不只是幼儿园的事儿,更是每个家庭的喜事。
活动还让人想到,教育其实可以很简单。给孩子一个舞台,让他们去试、去玩、去创造,就能点燃他们的好奇心。彭康老师的方法,提醒了大家,学习不该是枯燥的背书,而是让孩子在动手中找到乐趣,在探索中变得更勇敢。
你觉得这样的活动怎么样?如果是你盈利通,会不会也想让孩子站上这样的舞台?欢迎大家聊聊自己的想法!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