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阳指
关注:点击上方蓝字“地产一品塘”,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, 快速获取地产干货
大家好,我是地产高富帅。
2025.08.13,一个特殊的日子,也是小编觉得心情复杂的一天,作为曾经在大陆布局多年的稳健港资房企代表:路劲基建也违约了。
估计大家任何人也没想到,这家在大陆深耕数十年的港资房企,如今走到了违约的这一步,路劲基建的命运或许也是港资军团在大陆的普遍处境。
港资房企路劲基建于今年2月份宣布延期支付3亿美元永续债的利息,近日再次对一笔2029年7月到期的美元票据与债权人交涉。
路劲方面申请以实物付息代替现金付息,遭到持有25%的否决权股份的PJT Partners和Latham & Watkins代理的债权人团体反对。
本来按照转债的时间有一个月的缓冲期,昨天就是最后期限,路劲未按期支付该笔利息,也就意味着这家港资房企正式违约。
8月14日,路劲发布公告表示:“本集团已决定暂停支付本集团所有离岸银行债务、票据及永续证券的所有到期应付本金及利息。”这意味着,路劲正式加入暴雷房企行列。
这也是时隔几个月以来,2025年第二家暴雷房企,但是谁也没有想到,居然是一家早期口碑还不错的稳健港资房企。
在港资房企阵营里面,路劲地产确实是与其他友商走到不同路线,首先是布局大陆住宅为主,并且早期收购了老孙的顺驰中国,从而持续在大陆投资至今。
从2023年开始,这家老牌港资就已经陷入了经营困境,持续的亏损也导致其整体账目现金流承压,加上早期债务渐渐到期,整体流动性已经完全丧失。
早在2024年3.13日益阳指,路劲基建在官网披露,预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,将录得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港币39亿元至港币42亿元。
就在今年5月,路劲基建也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,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55.37亿港元,较2023年的130.75亿港元下降57.6%。
2024年全年,路劲集团收入同比大幅下降57.65%至55.37亿港元,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更是录得-41.22亿港元,亏损规模加剧。
很显然连续两年的大亏损,对于一家专注住宅的开发商来说,风险加剧已是必然,路劲在大陆的资产恐怕已经很难覆盖目前的债务。
说到路劲地产,其实很多人还是不是特别了解,路劲地产作为香港路劲基建旗下的地产平台,早期规模还是比较小,布局大陆2003年才刚刚开始。
一开始,路劲主要深耕常州市场,在业内毫不起眼,直到2006年,孙宏斌的顺驰陷入流动性危机,路劲以仅12.8亿元的低价,接盘顺驰55%的股权,由此广为人知。
2016年,路劲地产新获15幅地块,总量约270万平方米,新增楼面面积近乎当年销售面积的两倍。
2017年,路劲地产先后于香港、广东、江苏、山东、浙江、天津等地取得近20个项目,土地储备大幅提高。
其实整体来看,路劲虽然属于港资企业,但是业务起家还是基建为主,在早期主要在香港,东南亚从事基建相关业务,歪打正着进入大陆地产市场。
与其他港资房企专注高端商业,豪宅为主业务不同,路劲地产的业务基本上与大陆其他房企基本一样,走的还是标准化的住宅业务为主,基本上属于红利时代的房企。
因此,在2018年看起来行情一片向好的时代,路劲似乎也有点着急了,眼看着大家都在呼喊千亿规模,自家地产生意彼时已经完全超越了公路基建业务。
2018-2020年这几年,路劲地产成立了一个产业地产集团,陆续在三四线城市开始打造文旅大盘项目,眼看其他房企布局三四线热火朝天,自己也准备大干一场。
其实大家应该知道,作为纯港资房企,绝大多数都是走的低周转路线,负债几乎没有,但是路劲是走的是国内房企普遍的运营模式,因此这个时候也开始大量的加大杠杆益阳指,美元债方面不在少数。
和大多数港企一样,路劲一向以稳为主。在2019年开始的这波房地产动荡中,路劲集团也是非常抗打,直到去年才出现了受周期影响的痕迹。
2022年,路劲录得营业收入171.56亿港元,同比下降30.5%。归属母公司净亏损4.95亿港元,同比止盈转亏,随后的几年,行业急转直下,路劲自然也很难顶得住大环境。
路劲作为一家港资企业,对信用还是比较重视的。2022年开始,也减少了大额投资支出,2023年仅有获取三宗土地,路劲地产似乎也在要出逃的准备中。
一方面尽力调整房地产业务,减少投资和亏损。2024年,路劲全面缩减土地投资,暂停参与拍地。
截至2024年末,路劲土地储备约259万平方米,其中已销售但未交付的面积约43万平方米。
因此路劲在大陆地产业务已经完全陷入被动局面,如今手上仅有的资产就是自家保命的公路资产了。
2024年,路劲出售了全部中国内地公路业务权益,如今手上仅仅剩下海外的四条公路项目。
路劲持有的4条有收费权的印尼公路为SN高速公路、MKTT高速公路、NKK高速公路、SB高速公路,总里程约335公里,这也是路劲手里现有的最后优质稳健资产。
2024年,上述4条印尼高速公路项目路费收入17.65亿元,约占公司总营收的1/3,且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,对路劲后期的化债工作极为重要。
很显然,路劲之所以走到今天,原则上不是传统港资的玩法,没有在高端商业布局,自然值钱的资产不多,本身的专业能力不是在房地产领域。
路劲集团主席单伟彪估计自己也没有想到,原本无心插柳捡了一个便宜,在房地产高峰期收购了老孙的顺势,但是自身并没有在房地产行业做到稳健的经营提升。
路劲地产在国内的几大区域布局,其实基本上还是比较老旧的管控模式,不仅仅在组织运营方面效率不高,整体节奏也相对温和与缓慢,俗话说的就是工资不低,但是效率也不高。
这种节奏的企业,就是前面几年大家最喜欢的房企类型,因此在前面五年,路劲在整体行业口碑方面,还是相当不错。
但是可惜的是,在如今行业早就变天的大环境下,路劲地产这种运营节奏的风格,似乎已经完全不合适当下市场环境。
路劲地产作为一家港资房企,其根本还是与其他港资开发商存在差距的,核心员工年纪偏大,企业文化偏重佛系,产品与操盘水平不算拔尖,也使其很难与其他头部房企竞争。
在大环境持续下行的今天,大批量的港资房企在大陆的业务都受到重创,其原则上还是根本:港资房企不合适开发住宅。
几十年来,不管是九龙仓,新世界地产,恒隆地产,长江实业,太古地产,新鸿基,香港置地等,都呈现大亏损趋势。
长期以来被视为“老钱、有钱”的一些原生港资房地产企业,在资产上扬的时代,通过慢周转囤地模式赚的风生水起,原则上还是赌性。
港资的内在核心还是在打造高端商业物业方面,依靠长期的资产运营实现高利润,不过随着大陆资产的迅速减值,这批资产迅速缩水,也就导致港资军团如今的局面。
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港资房企看的多么神秘,大家出来混的基本面并没有多大区别,当潮水退去,不仅裸泳者现形,连穿着别人泳裤的玩家也会被冲走。
今天就聊到这里, 对港资房企有想分享的 ,都可以留言讨论,感谢大家。
您的认可,是对我最好的鼓励
地产一品堂,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9年 19年猎头从业经历,16年以上地产行业沉淀,关注地产战略布局,产品运营,持续研究健康管理,个人微信:luyipin000;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随时交流探讨 共同进步;近期新增地产一品堂官方微信群,大家也可以加入,与更多的地产人+再创业者交流沟通,共同进步,还可以讨论资产配置与大健康管理。
另外地产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务模块,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联系方式,一对一咨询业务具体流程细节,私人定制职业发展等。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